中国已接近高收入国家门槛

时间:2024-03-19 09:50:18
中国已接近高收入国家门槛

中国已接近高收入国家门槛

中国已接近高收入国家门槛,2021年,我国人均GNI约为1.24万美元,已接近高收入国家门槛。彰显了我国经济稳健增长的底气和实力。中国已接近高收入国家门槛。

  中国已接近高收入国家门槛1

2021年,中国人均GDP突破8万元人民币,按年平均汇率折算达12551美元,超过世界人均GDP水平。

这一数字与世界银行2021年最新设定的高收入国家标准(12695美元)已经十分接近,甚至已经超过世行此前发布的高收入国家门槛标准(12535美元)。中国已经跨过中等收入陷阱了吗?

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院长林毅夫近日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详解这些问题。

距离高收入国家仅“一步之遥”

中等收入陷阱的概念源自于15年前世界银行发布的《东亚经济发展报告(2006)》,其中描述多数国家在达到中等收入水平后都出现了经济停滞,收入水平徘徊不前,难以实现向高收入水平的跨越,甚至重新跌落至低收入水平。

中国的情况如何?林毅夫指出,从数据来看,中国距离世行的高收入国家标准仅一步之遥。“我相信,在未来一年、两年或是最慢到‘十四五’规划完成之前,跨过中等收入陷阱,一定可以实现。”林毅夫说。

他指出,如果是按现在的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计算,那么应该今年年底就能跨过12695美元的门槛成为高收入国家,但是高收入国家的门槛是按照现价美元计算,美元汇率会波动,所以,留点余地的话,可能是明年,最晚也不会晚于2025年,中国一定可以成为高收入国家。

这在人类历史上将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林毅夫指出,现在生活在高收入国家的人口占全世界的比重约为16%,中国人口占全世界的比重约为18%。所以如果中国顺利跨过高收入国家门槛,全世界生活在高收入国家的人口就要翻一番多。

未来近30年年均增长约4.5%

林毅夫认为,要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今年乃至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中国经济仍需保持比较高的增速。一个合理的增长目标是到2049年,中国人均GDP(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达到美国的一半。

林毅夫指出,这意味着,从2019年到2049年的30年间,中国每年的经济增长率应该达到4.5%,“这是完全有可能的”。

林毅夫将这30年划分成两个阶段,一是现在到2035年,他认为,这一阶段,中国经济有望实现6%左右的增长。他认为,通过发挥“后来者优势”和“换道超车优势”,中国到2035年,还有8%的经济增长潜力。在8%的潜力之下,实现6%的增长是一个只要努力就可以实现的目标。

二是从2036年到2050年,相信中国经济还有6%的增长潜力,只要努力实现4%的增长,就能实现到2049年人均GDP(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达到美国一半的目标。

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关键

做大“蛋糕”是为了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中国如何靠近共同富裕目标?林毅夫指出,首先是要按照比较优势来发展经济,因为这可以在一次分配的时候就同时完成效率和公平的统一。

他解释说,如果按照比较优势发展,那么企业的生产成本可以最大程度地降低。

如果按照比较优势发展经济,可以创造最多的就业机会。低收入群体与高收入群体的一个最大的差异在于:低收入群体的收入主要来自于劳动收入,而高收入群体,有相当大部分的收入来自资本收益。

如果按照比较优势发展,资本积累最快,资本会从相对短缺,逐渐过渡到相对丰富。这时,劳动力会变得相对短缺,劳动工资上涨就会非常快,所以低收入群体的工资上涨加快,反过来讲,资本的收益会相对降低,高收入群体的收入增长速度变慢。这就带来收入差距的缩小。

一次分配过后,如果按照比较优势发展,企业有竞争力,就不需要政府保护和补贴。政府的财政税收中可用来做二次分配的资源就会越多,这可以进一步缩小收入差距。

最后,通过一些比较合适的税收等安排来鼓励部分极高收入群体参与一些社会公益活动,进行第三次分配。这样既可以把蛋糕做大,而且可以在经济发展过程当中不断解决问题,让收入分配越来越公平。

  中国已接近高收入国家门槛2

当前,我国虽有部分经济指标已接近高收入国家门槛,但我国人均GDP尚未达到高收入国家的下限标准,离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更是差距较大。我们对此要有清醒的认识。只要发挥好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的优势,保持住战略定力,通过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在不远的未来就一定能真正迈上更高台阶。

近日发布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1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80976元,比上年增长8.0%。按年平均汇率折算达1.25万美元,超过世界人均GDP水平。

按照世界银行2020年标准测算,当人均国民总收入(GNI)达12696美元时,就进入了高收入国家行列。2021年,我国人均GNI约为1.24万美元,已接近高收入国家门槛。

人均GDP/GNI的高低,通常被用来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无论是人均GDP超世界平均水平,还是人均GNI接近高收入国家门槛,均充分体现了新发展理念指引下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成效,彰显了我国经济稳健增长的底气和实力。

不过,人均GDP/GNI与居民人均收入是不同的概念,现实生活中也常常被混淆。经济总量上去了,人均GDP会相应地提高,但因涉及社会财富的多次、多渠道分配,居民人均收入的增长可能并不那么明显,这也正是经济增长与个人实际感受之间存在“温差”的一个重要原因。

对一个国家发展水平作出客观评价,不仅要看其人均GDP/GNI,还要看其国民生活水平、收入分配机制是否公平合理等相关指标。当前,我国虽有部分经济指标已接近高收入国家门槛,但我国人均GDP尚未达到高收入国家的下限标准,离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更是差距较大。

这意味着,目前我国仍处于中等偏上收入国家行列,我们对此要有清醒的认识,不能有经济发展可以松口气、歇一歇的错误想法。

事实上,我国人口基数大、幅员辽阔的国情特点,决定了地区之间、城乡之间不均衡不协调的特征仍十分突出。统计显示,目前全国也只有北京、上海、江苏等11个省份的人均GDP超过全国平均值,其余大多数省份尚徘徊在平均值以下。

进一步看,即便是在这11个省份内部,也有不少地市的人均GDP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比如,2020年广东省21个地市中人均GDP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不过5个,山东省16个地市中也只有6个市的人均GDP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显然,当下全国人均GDP1.25万美元的“蛋糕”,无论再怎么精细切分,也无法达到人们对于“高收入”的期望。对此,一方面,要继续做大“蛋糕”,通过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畅通经济循环,以科技创新挖掘和激活经济潜在增长能力,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继而实现结构优化、质量改善和效益提高;

另一方面,还要科学分好“蛋糕”,通过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持续缩小收入差距,以更均衡、更包容、更有质量的发展,助力共同富裕取得更大进展。

当前,我国正处于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重要阶段,也是我国跨越所谓“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时期。百年变局叠加世纪疫情,发展不充分不平衡问题交织影响,给我国经济带来较大下行压力。

但也要看到,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支撑经济稳定恢复的有利因素仍在不断积聚,只要发挥好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的优势,保持住战略定力,通过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在不远的未来就一定能真正迈上更高台阶。

  中国已接近高收入国家门槛3

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院长林毅夫接受采访表示,中国距离世界银行的高收入国家标准仅一步之遥,最晚不会晚于2025年,中国一定可以成为高收入国家。

林毅夫表示,如果是按现在的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计算,那么应该今年年底就能跨过12695美元的门槛成为高收入国家,但是高收入国家的门槛是按照现价美元计算,美元汇率会波动,所以,留点余地的话,可能是明年,最晚也不会晚于2025年,中国一定可以成为高收入国家。这在人类历史上将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2月2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公报介绍,202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比上年增长8.1%,两年平均增长5.1%,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经济规模突破110万亿元,达到114.4万亿元,稳居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2021年我国人均GDP达到80976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达12551美元,超过世界人均GDP水平。

这一数字与世界银行2021年最新设定的高收入国家标准(12695美元)已经十分接近。

《中国已接近高收入国家门槛.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